2016年7月18日—7月30日,我随培训团组赴台湾世新大学进行为期12天的培训,了解了台湾职业教育情况,就两岸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感悟很深,受益匪浅。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世新大学位于中国台湾台北市,是台湾排名第一的传媒类大学。自2004年当选台湾教育部门教学卓越计划以来,每年都获评选为教学卓越大学。创办人成舍我先生于1933年创立"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国民政府迁台后于1956年在台建校,并于1997年起改名世新大学。世新大学新闻传播科系成立多年,其在台湾的地位相当于大陆"中国传媒大学"的地位,在业内是知名的媒体圈人才培养基地。1997年成立私校第一、台湾唯二的授予博士学位的传播研究所。师资方面,世新大学拥有一流的业内资源。专任教师包括《中国时报》前主编现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彭怀恩教授;《中国时报》前主编王健壮教授;CCTV4《海峡两岸》特约评论员游梓翔教授;台湾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委员钟起惠教授;台湾中央通讯社董事长黄肇松教授等一大批的知名专家学者。且专任教师方面,已基本达到美国硕、博士学历的高门槛.
来世新大学培训的一个最深的体会是:做好一名大学教师,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技职院校的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师的角色有三个:(1)教学:课程教学、指导学生;(2)研究:申请研究计划、执行计划、研究成果发表、建设教学合作项目;(3)服务:开设训练班,校内服务撰写、教育部项目计划,成立公司,依托平台,回馈社会。
学习世新大学老师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高职高专的老师,熟练地进行教学,是基础;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是必备要求;同时也应有很好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懂得如何将研究室里的东西转化成企业的成果和产品,具备企业管理与项目运营最佳。这样的一个要求,标准是非常高的。在台湾学习中也对台湾的职业教育有了一定了解,现总结入下:
一、台湾职业教育特色
(一)体系独立完整,层次构建合理
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分流,从职业学校到专科、再从技术学院到科技大学,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及博士教育五个层次,形成独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齐头并进。与此同时,全台湾还有许多的职业培训局,主要承担大量的职业培训教育,这些培训与台湾职教相结合,互助互利共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职教体系。
(二)办学模式独特,就业渠道畅通
一是注重学生品行教育。比如世新大学提倡增进自我认知、重视群我伦理、胸怀国际视野、提升专业智能、强调生活美化;世新大学培养据专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具有创意、人文关怀的优质人才
二是强调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比如,台湾的大学都实行“一毕、二语、三奖、四证”,所有学生通过学校的技能培训,在毕业时都具有多种职业技能,能适应多个工作。
三是倡导校企联合,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在校企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运用学校资源以促进发展;学校利用企业资源推动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环境扩展到工作场所,学生在校期间就练就了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所以毕业生就业十分容易。如世新大学都重视产业和学术结合,职教界与产业界的联系密切,课程针对产业发展需求进行规划设置,并邀请产业界人士和老师互相搭配教学,使学生既学到理论,又提高了实践技能;学校还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跨系、跨院选修课程,形成并发挥第二、三专长,确保他们毕业后能顺利去产业界实习、工作。
(三)“双师”队伍强大,实践教学扎实
世新大学几乎直接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任课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大。这些教师不但学历层次高,博士学位占80%左右,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有高级工程师、公司经理、科研人员、政府部门的顾问等。在世新,要求教师每隔一定期限去业界实习、鼓励老师对外承接一些业务,在实践中学习企业新的理念,了解产业动向等,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素质教育融合
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需要,更重要的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文化氛围浓厚,素质教育贯穿在各项教学之中。如: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节能减排等观念的教育在宣传栏、作品以及校园文化展示中均可见到。
(五)重视德行教育,传承中华美德
世新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行教育,并把德行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如对学生文化成绩和德行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只有两项都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才准予毕业。他们坚持以如何“做人”为起点,围绕礼义、廉耻、诚信等方面进行教辅培养。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文明诚信、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台湾职业院校均有一个共同的校训,即“礼、义、廉、耻”,中华美德得到较好的传承。
二、台湾职教对我们的启示
1.建立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大陆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等、中等到高等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出现,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十年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所有类别的教育中还属于弱势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无论在社会與论、配套政策、培养目标和就业机会等方面还有相当的差异。因此,要提高对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立起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应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2.课程是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改革是核心
进行典型核心岗位技能分析,设置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支撑专业核心课程,筛选出与培养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也基础知识组织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设置拓展能力课程,培养学生其他相关素质与拓展能力,开设个性化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发展潜能。
3.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校外专业实习,建立校外专业实习制度,学习实习可抵免必修学分、通识学分。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提供充足、优质的专业实习机会。
台湾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是其改革发展的突出方面,成效显著。首先是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密切结合。实施这一结合的主要途径有,在学期间即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学生既是学校学生,同时也为企业员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增加产学相关知能的课程。其次是学界与业界的资源互补。台湾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并推动产学合作,以产学结盟方式缩短学校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学校根据其专业领域,主动配合产业界需求,提出研发计划,并结合师生教学与服务,缩短学校培育人才与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同时还积极开展教师实务研究学习,教育部门与各学校协同与多家公民营企业合作规划,每年办理工业、商业管理、农业生物科技、医护与人文科学等四大领域的研究学习课程,让教师通过到企业实务学习,了解业界最新动态与人才需求状况。这种产学合作,由学校提供研发设备与人力资源,企业拥有生产制造及行销市场,将其研究成果转变为商品销售,彼此合作共享研发成果,创造出整体的经济效益。
4.推进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用型特征决定了教学过程更多是以实用性为主,这要求教师不仅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科技开发、应用能力。因此我国高职院校要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性转变。借鉴台湾高职师资建设经验,规范职业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引进实践型素质教师的保障机制;大力聘用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建立职校教师到企业的实践制度和定期更新知识的培训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很大不同,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培养,所以其专业必须针对职业的变化而灵活地设置;教学内容则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强调教学的实务性,尤其是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学生就业必需的职场实战经验,除任课老师要有实务经验外,教学也要有相当量的实习课程。
5.建立完善的职业证书制度
台湾的职业证照通过统一的职业证照鉴定考试取得,持有职业证照的人在有若干年工作经验后,可以取得相应的同等学历资格,从而建立起职业证照和毕业文凭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形成了多元文凭体系。同时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特色,注重与职业证书制度相互结合,并以技能的检验来考核职业教育的成效。
大陆对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资格认证与证书的获取也相当重视,如对高职学生明确提出双证制。但目前大陆职业证书制度并不完善,与台湾相比,我们的多元文凭等值互换体系尚未建立。
台湾职业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思想的同时,吸纳现代西方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职教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并且,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又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与大陆的教育改革又有很多的相似性甚至相通性,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大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